駐家鄉,看變化,尋發展
我一直認為,故鄉是那心上的泥土,一切都充滿着靈性,那山,那樹,那水,無不散發着一種回憶的芬芳。在外求學多年,已多年不曾好好看過這家鄉的山水,不曾駐足觀察過家鄉的變化,不曾悉心探求過家鄉的發展。
今年是不尋常的一年,留給我們很多空閑的時間去仔細瞧瞧家鄉的變化。這個假期我積極響應學校“三下鄉”實踐活動的号召,為更好地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深入鄉村,我在邢台市臨城縣展開調研,了解臨城縣主要農産品的銷售狀況。
臨城縣趙莊鄉南溝蘋果
我縣在南溝村投資300多萬治理荒山,栽種了1600多畝紅富士蘋果,并配套完善的澆灌水利設施,建成高标準的示範園區,給村民帶來了不錯的經濟收益,該村生産的優質蘋果被列入河北省優質産品。随着生态環境日益改善、鄉村公園逐步完善,南溝村赢得了“太行山中的生态明珠”、“河北省十佳工農業旅遊景區”、“河北省級生态農業觀光旅遊示範點”等榮譽稱号,還被選為了東方巨星影視拍攝基地。今年南溝村蘋果長勢優良,應有不錯的售賣前景。

圖一 參觀蘋果種植基地
臨城縣核桃
我縣盛産核桃,最為著名的便是綠嶺公司的萬畝核桃園,核桃産業的發展為臨城縣貧困群衆增加收入提供了渠道,很多地方小鎮紛紛在山坡栽種綠皮核桃,以期獲得經濟收入的增加。為了延申産業鍊條,綠嶺公司還緻力于三産融合發展。不斷發展壯大生态旅遊,助力産業可持續發展。綠嶺核桃小鎮景區現包含綠色餐飲,景區遊樂、會議、住宿等項目,建設涉及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園區。8月是核桃收獲的日子,我所在的村莊于22号開始收核桃,我今年在家全程參與了該過程,但結果卻令人堪憂。由于年初冷空氣和大量降雨的影響,今年核桃收成相比往年減産1/2,很多核桃變黑或者空仁。今年農民種植核桃的收入可能會大大下降。
我縣農産品種植條件不同,有些地區沒有良好的水利灌溉系統,受天氣制約的局限性較大,經常性“靠天吃飯”。我縣郝莊鎮地區今年核桃的收成均不良好,該地四面環山,沒有良好的農産品防護措施,今年天氣較為寒冷加之受到疫情的影響,農産品的收益下降。我們依舊需要設想更為全面的方法來保護農民的經濟利益不受損失,促進農村發展。
此次實踐我收獲頗豐,既看到了家鄉的發展變化,也體會到家鄉發展中的一些難點,反思之餘,我的心中也埋下了一顆步履不停的種子,穿梭于鄉村小路,遍步于山水之間,刻下歲月與曆史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