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隼試翼
習總書記曾寄語閩東大學生“希望你們珍惜美好時光,安心學習,學有所成,早日參加建設,造福桑梓。”家鄉建設是每一位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我的返家鄉實踐中,為了充實自己的暑假生活,也為了能夠多了解一下自己家鄉威縣的現況和近幾年的發展情況,我報名參加了由威縣共青團舉辦的“鷹隼試翼,青威有你”的大學生暑假實踐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看到了威縣的經濟建設新成就,觀摩了威縣的重點企業項目,參觀了曆史文化遺迹,接受了紅色教育,可謂收獲滿滿。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裡枯木又開花
7月1日,威縣團委組織大學生參觀威縣城鄉規劃館和威縣農科衆創空間。規劃館采用幻影成像、數字沙盤等技術展現了威縣近幾年發展态勢,同時講解員向我們介紹了威縣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在這裡,我看到了公共設施不斷完善,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在農科衆創空間,我參觀了産品事業館、農業科技館,了解到威縣知名企業根利多股份的曆史和相關的明星産品,企業采用最新的直播途徑來銷售深加工的農産品,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圖一 參觀數字沙盤
重溫革命曆史,不忘來時之路
在縣團委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威縣曆史博物館、冀南黨史館和草樓烈士陵園。在曆史博物館,我了解到這座小城曆經滄桑但不改,洗盡鉛華展素姿的光輝歲月;在冀南黨史館,我透過一段段文字、一張張圖片和一座座雕塑,回顧我黨艱苦卓絕的鬥争史,感受革命先烈熾熱的愛國愛黨情懷,接受了精神洗禮;在草樓烈士陵園,我們肅立于紀念碑前莊嚴宣誓,向在革命鬥争中犧牲的革命烈士敬獻鮮花,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我将從紅色曆史和紅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堅守初心和使命,永葆情懷,對曆史敬畏,對今朝珍惜,對未來期許。

圖二 參觀曆史博物館

圖三 紀念碑前宣誓
根深才能葉茂,淵源才能流長
城市是樹,企業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企業是源,城市是水,源淵才能流長。海升梨園作為威縣重要的農業生産區,是具有5000畝面積的龐大農業生産基地。在梨園,講解人員以梨産業為例,介紹了梨産業園的發展概況以及梨産業園給威縣經濟發展帶來的質的飛躍,講述了威縣特色産業的發展曆程以及藍圖規劃。而作為舌尖上的另一産業,乳業,君樂寶第一牧場和君樂寶加工廠,沒有任何異味,環境幹淨衛生,奶牛飼養到位。其生産的君樂寶低溫酸牛奶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第四位、液态奶銷量位居全國前十位。

圖四 體驗館前合照
探索養老模式,傳承良好鄉風
給孤寡老人送一日三餐,每月初一、十五為家鄉老人舉辦免費餃子宴;開辦孝道講習班,五年共辦了50多期,惠及3000多名學員;利用流轉土地,建起孝道蔬菜園、有機藕塘、榨油廠、石磨面粉廠、棉被棉服加工廠……孫家寨模式被威縣的17個鄉鎮複制,過去出了名的老人多、孤老更多的“空巢老人村”,如今早已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孝道村”。在這座沒有“圍牆”的敬老院,我能真切地看到老人們燦爛的笑容,聽到老人們爽朗的笑聲,感受到來自老人們内心的充實。

圖五 參觀孫家寨
此外,在實踐期間,我還有幸被分配到了威縣總工會的财會室實習,負責協助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編輯打印表格,計算相關的财務數據,分派文件等相關工作,獲得了相關工作經驗。
這次實踐使我親身感受到了家鄉的發展變化,作為從威縣出去的大學生,威縣就是我們的母親,不論走多遠,最終都還是要回到母親的懷抱,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報母親!